深入理解践行大食物观
51 2025-04-05 06:34:53
贵州龙遨游在海洋中,成为这片土地最早的记忆。
广泛学习外地先进经验、创新方法、有效措施,不断拓宽发展视野。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,完善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、社会保险制度,积极稳妥做好社会保险政策落实工作,夯实社会兜底保障。
民之所盼,政之所向。持续开放空中走廊,实现兴义万峰林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50万人次、货邮吞吐量2200吨。(六)坚持依法治理,生态底线守得更牢。聚焦五个体系建设,配套174所新市民学校,5.54万新市民子女实现就近入学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.9%。
引进兴仁铝制造精深加工、义龙锂离子负极材料等重大项目,引进江苏综艺集团对贵州醇酒业进行战略重组。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政策措施,全面排查、系统清理各类壁垒,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得资源要素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,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,为企业降低成本49.8亿元,新增市场主体6.1万户。
加快职业教育发展,中(高)职在校生达3.5万人以上。金州电力公司并入贵州乌江能源集团。煤炭基础能源发展与安全生产矛盾突出。持续巩固两江一河治理成效,完成28个水源环境突出问题整治、100个农村饮用水源规范化建设,16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%。
城镇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.5%和11%,较好地完成了州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。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,牢记嘱托守初心、感恩奋进担使命,只争朝夕,不负韶华,坚决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,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,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。
全州还有3.59万贫困人口未脱贫,剩下的都是难中之难、坚中之坚,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任务艰巨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,推动二手车、网约车等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,实现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增长25%以上。推进安龙食用菌发展模式裂变,食用菌发展到5.55亿棒。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产业园区开放平台作用,推动科技人才、科技项目向园区聚集,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新增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,培育5家高新技术企业、1个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平台,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5亿元,科技进步指数提高到61%,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提高到0.9%。
着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,全面应用智慧金州平台,进一步完善政府立法机制,切实提高立法质量,深入开展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,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。基层党建、文化服务、社区治理等体系不断完善。二是碧水保卫战连战连捷。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。
实施教育立州战略,争取项目专项资金8.38亿元,建成2所义务教育学校、10所公益性幼儿园,改扩建10所寄宿制学校。加快学前教育发展,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、入园贵问题,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92%。
推进义龙自备电厂建成发电,加快安龙自备电厂建设,新增电力装机100万千瓦以上,推进金州电力健康发展,助推两网融合。着力推进5个百万亩工程,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,新增种植茶叶10万亩、蔬菜7万亩、中药材5万亩、精品水果8.55万亩,稳定种植薏仁米65万亩。
巩固提升高中教育质量,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90%。编制全州体育发展规划,深入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,完善健身绿道等基础设施,推进生态体育公园提质升级,推动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。奋力打好未脱贫人口脱贫攻坚战,对晴隆、望谟2个深度贫困县、有剩余贫困人口的贞丰、普安、册亨实行挂牌督战,并延伸挂牌督战到村,确保6月30日前晴隆、望谟达到脱贫摘帽标准,全州剩余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。农网改造完成投资9.11亿元。坚持依法决策,建立政府重大决策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制度,做到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、专家论证、风险评估、合法审查、集体讨论决定。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加快建设,完成投资86亿元,建成兴义泉涌配送中心、西南医药现代物流中心等项目,完成7个农贸市场信息化改造,建成10个大型超市,物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。
(四)加强党风廉政建设。新增城市道路70.29公里、燃气管网42.23公里、公共停车位3905个,建成海绵城市项目15个,新建、改造城镇公厕53个,完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投资7.07亿元,城镇承载能力不断增强。
扎实推进一网通办,实现州县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100%。切实落实减税降费政策,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,新增市场主体5万户。
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,融资难、融资贵、成本高,基础设施投资、产业投资增速大幅下降,传统产业升级难度大,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小,经济增长支撑不足,消费需求增长乏力。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,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。
引进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评测系统,在109所学校开展艺术素质教育。切实兜牢社会保障底线。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: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、贫困县全部摘帽,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提升。(三)全力以赴抓项目,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支撑力。
实施六大就业计划,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.56万人次,实现就业创业及脱贫3.7万人,公益性岗位安置6279人次,组织输出务工1.48万人次。一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。
提请出台民族医药保护与发展条例,促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。五是培训2000名以上村医,在新市民居住区开展万人义诊活动。
四是定点对口帮扶成效显著。完成旅游投资128亿元,成功创建2个4A级景区、6个3A级景区,成功举办2019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、第七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、山地旅游运动装备产业博览会以及全国青年女子垒球锦标赛等28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,在全国率先发布山地旅游标准体系,黔西南州荣获中国四季康养之都称号。
二是三保障全面夯实。深入推进农产品十进工程,实现销售额18.87亿元。强化农业技术人才、产业发展人才、市场推广人才培育引进,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。二是金融领域风险防控有效。
聚焦612个重大工程、重点项目,认真落实项目建设六项机制,全面提升项目建设效益,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脱贫。第二,拓展旅游新业态。
五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。坚决落实七严禁八个一批和14条措施,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快化解政府隐性债务。
光纤覆盖率达98%,613个3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,城域网宽带不断扩容,上链带宽达780Gbps,光缆总长达6.76万公里。科学开发南北盘江一线连五湖千里精品旅游线,加快兴义南盘江旅游垂钓综合体等30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,着力推进2个4A级景区、10个山地旅游示范村创建,开发推介10种以上文创旅游产品,精心推出山水游、人文游、乡村游、康养游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,不断拓展攀岩、汽车拉力、水上运动等业态,积极申办2020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等重大赛会,持续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。